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请发,谢谢
类型:求助 (悬赏分:3分)
提问:yjs3180009
等级:
版块:塑料(lby010,)
信誉:50%
回复:3
阅读:586
时间:2005-12-03 10:32:20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谁有关于聚苯醚的相关资料
回复人:qiangpeng,★★★★★ (化学百科) 时间:2005-12-03 10:38:38   编辑 1楼
聚苯醚(PPO)是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与力学、耐热、电绝缘等性能,但由于PPO流动性较差,通常以与其他塑料共混改性形成工程塑料合金使用(称为MPPO),是目前工程塑料领域最典型与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合金品种。MPPO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因而在电子电气及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机械、汽车等输送机械、建材、航空及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成为发达国家的核心材料垄断战略之一。与其他四种通用工程塑料相比,我国PPO及MPPO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与产业化差距最大,尤其是PPO合成树脂的产业化目前尚为未启步。
  市场需求旺盛 国内产业发展前景突出
  PPO工程塑料的市场一般以单体、PPO树脂与MPPO三方面考虑,通常由MPPO最终体现。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MPPO工程塑料规模与产量比PBT略低,居第5位。近3年来,随着经济的复苏及MPPO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特别是电子信息用壳体材料及高性能印制电路板用交联PP合金的强劲市场需求,导致世界三大PPO生产公司(GE公司、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旭化成公司)纷纷扩大其生产规模。到2002年,世界2,6-二甲基苯酚单体生产能力达25万吨/年以上,PPO树脂的总产量达到23.6万吨;MPPO的总生产能力达到46.5万吨,实际产量约为40万吨左右,产值约为13亿美元。从规模、产量与市场来看,GE公司一直占主导地位,约占全世界的80%。
  PPO及MPPO工程塑料在国外虽已进入成熟而稳定的发展阶段,但今后几年内,全球MPPO的需求量将仍然会以7%~1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发展。未来十年,我国MPPO将进入市场场需求高速增长阶段,企业将会获得重大发展机遇。首先,中国稳定的政治与良好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吸引发达国家与地区电子电气等零部件制造向中国大陆继续大量转移与采购,国内家用与商用电器规模的扩大,以及电子信息终端产品的快速增长,必将带动MPPO新材料的大量消费。其次,在未来5年内,汽车计划从2000年197万辆增加到2005年312万辆,进而成为世界汽车大国的发展速度,将全面启动MPPO新材料的应用市场;此外在其他机械、纺织、建材、国防军工等领域也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十五”期间,MPPO将以20%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2005年MPPO国内消费量将达到3.5万~4万吨,2010年及2015年将分别达到8万吨和12万吨,从而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消费水平。
  国内起步较早 MPPO具备产业化基础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PPO树脂合成工艺与技术的研究研制单位曾多达20家,到70年代末,绝大多数单位因种种原因停止了研究。1981年开始,从电子电气工业的发展需要与前景出发,国家将其列为“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北京市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化院)与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进行攻关研制。原国家科委、化工部、电子部及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化工集团等先后对该项目进行了重大支持,立项近40项。除上述两个研究单位外,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北化院,从“六五”至今一直进行该项目的研究开发。该院项目研究32项,包括单体、合成、加工助剂与MPPO,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为千吨级工业性技术开发工程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参数。从90年至今,北化院研究开发了低发泡MPPO、PPO/PA合金、高电性能耐热MPPO、PPO合金增韧改性,PPS/PA及PPS/PPO合金,PPO/HIPS/弹性体三元合金、军用蓄电池壳体专用MPPO材料、汽车灯具耐高温MPPO材料、高频印制电路板用热固性PPO合金新材料的研究开发(进行中)等新合金技术,开发新产品30种新产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较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国内有北化院、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等3-4家单位采用进口PPO树脂开发与生产MPPO,但由于PPO原料树脂的限制,实际产量均不超过500吨/年。1996年以来,日本在中国成立了一家MPPO生产厂家,利用与日本原料厂家的合作优势,在MPPO方面发展较快。
  产业总体差距大 发展“瓶颈”亟待突破
  从PPO工程塑料发展过程来看,国内与国外相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产业化规模上相差十分巨大。因此,国内发展该产业,绝不能急于求成,应先解决发展“瓶颈”问题。首先,PPO工程塑料垄断市场的关键所在是PPO树脂,因此PPO的合成应是首要解决的难题。但PPO的合成投入较大,难度高,周期长,因而开发这种高难度的产业化项目,从观念上应改变以往仅以科研单位依赖政府科研攻关费用进行研究的模式,要结合有实力的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开发。其次以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为前提,开发MPPO关键共性技术。如第一代MPPO产品的高效环保无卤阻燃技术、防震及隔音等阻尼技术、可镀铬技术及高流动性与耐溶剂性研究;第二代产品的相容性技术、无卤阻燃、增韧与超韧及纳米技术;第三代产品的PPO树脂低分子量控制技术、合金化技术、互穿网络技术及热固性树脂的应用加工技术。第三,重视MPPO的成型技术与应用,开发新一代功能化产品。除注射成型外,目前几种新的成型技术的应用为MPPO的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应用前景,如MPPO的低发泡成型技术、挤出成型技术、吹塑成型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等,为大型MPPO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国内机械制造单位应根据其技术特点,开发针对性与实用性更强的产品。此外,建议国内汽车工业部门,尽早建立相应的汽车新材料应用测试评价体系,以加快MPPO材料在国内汽车工业应用的速度。
  抓住机遇 政府应积极引导与推动
  对于工程塑料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而言;中国既是MPPO重要与富有潜力的应用市场,也是有较强技术竞争力与开发能力的对手,因而该项技术如没有自主开发的基础,靠引进可能还需相当长的时间;而笔者认为国内无任何PPO技术基础的企业起步上万吨级也是不可行的。可喜的是,我国不仅有“六五”以来的合成技术基础及至今一直开发的MPPO技术与产品,而且国外几大公司的合成技术专利已经过了保护期。因此,国家与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一契机,首先对已有较强基础的北化院等企业,继续给予重点支持,完善千吨级的PPO树脂合成技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更多有技术开发实力的研究院所与工程技术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的石化企业与上市公司参与该项目,共同实施“产、学、研”计划,对各项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与突破,促进企业间合作,实现产业化项目,使中国的PPO与MPPO产业真正走向国际舞台。《中国化工报》2002.12.22 文/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罗道友



回复人:qiangpeng,★★★★★ (化学百科) 时间:2005-12-03 10:42:29   编辑 2楼
去中国专利网查以下专利:

聚苯醚树脂专利
1、用于聚苯醚树脂脱色的方法
2、防止聚苯醚热塑性塑料加工过程中变色的措施
3、酚类化合物合成2,3,6一三甲基苯酚催化剂及其工艺
4、改性聚苯醚
5、改性聚苯醚或同类高聚物的制备方法
6、改性聚苯醚树脂
7、功能化聚苯醚树脂
8、共聚合物和聚苯醚树脂的组合物
9、官能化的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10、官能化聚苯醚
11、官能化聚苯醚树脂的共聚物和其共混物
12、官能烯烃聚合物和含有这种聚合物的聚苯醚组合物
13、含有硅化合物的聚苯醚基树脂组合物
14、含有有机磷酸酯的聚苯醚树脂母料
15、具有改善的可模塑性和耐热性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16、具有改善的可模塑性和耐热性的树脂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7、具有环氧基的可交联性聚苯醚树脂、其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18、聚苯醚、聚芳硫醚和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的组合物
19、聚苯醚的生产方法
20、聚苯醚的生产方法2
21、聚苯醚的生产方法3
22、聚苯醚的制备方法
23、聚苯醚的制备方法 2
24、聚苯醚和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制造的可发泡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5、聚苯醚-聚酰胺树脂共混物、方法和由其制备的制品
26、聚苯醚树脂的封端
27、聚苯醚树脂和苯乙烯类树脂的三维共聚物
28、聚苯醚树脂组合物
29、聚苯醚衍生物、其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
30、聚苯醚与苯乙烯共聚物的半透明共混物
31、可交联性聚苯醚树脂、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32、流动性改善的相容化聚苯醚-聚酰胺树脂共混物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33、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34、生产低分子量聚苯醚树脂的方法
35、羧基官能化的聚苯醚和含有该化合物的掺合物
36、稳定聚苯醚树脂的制备方法
37、溴化聚苯醚及用其制成的溴化聚苯醚系阻燃剂
38、一种反应型、环保阻燃高光聚苯醚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39、易化学镀的阻燃聚苯醚树脂组合物
40、用环状酸酐对聚苯醚或相类似聚合物改性的方法
41、用于增强流体分离的改性聚苯醚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42、有枝状聚合物的高流动性聚苯醚配方
43、制备改性的聚苯醚或结构相关聚合物的方法
44、制备聚苯醚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及自其制造的制品
45、制造粘性树脂与低分子量聚苯醚共混料的方法
46、阻燃聚苯醚组合物
47、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回复人:yjs3180009, () 时间:2005-12-12 13:41:32   编辑 3楼
已经打分了。


得分人:qiangpeng-3,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8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