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制催化剂的几种不同方法
类型:交流
提问:★萍儿★
等级:
版块:催化剂(zzk,)
信誉:100%
回复:19
阅读:3434
时间:2005-04-08 10:30:53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用共沉淀法制催化剂有时运用共沉淀法,有时用并流法,有时是并流工沉淀法,请问那种比较好啊?
回复人:gfshang, () 时间:2006-04-03 11:23:43   编辑 1楼
能告知在催化剂的制备中,共沉淀法的定义及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回复人:springjci,▲▲▲ (aihao) 时间:2006-04-13 23:31:41   编辑 2楼
浸渍法,g共沉淀法


回复人:lwc2008, (热爱催化,热爱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时间:2006-06-05 20:38:00   编辑 3楼
我用共沉淀法做了一个镍铬铜催化剂,咋没看到沉淀出现,不知是不是PH值没控制好,沉淀温度为70度。感觉上应该是PH值-温度-加料方式的影响顺序!


回复人:qfenzhu, () 时间:2007-04-23 10:32:20   编辑 4楼
催化剂常用制备方法
浸渍法(impregnating)
沉淀法(depositing)
沥滤法(leaching)
热熔融法(melting)
电解法(electrolyzing)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ing)
其它方法

(一) 浸渍法
通常是将载体浸入可溶性而又易热分解的盐溶液(如硝酸盐、醋酸盐或铵盐等)中进行浸渍,然后干燥和焙烧。由于盐类的分解和还原,沉积在载体上的就是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浸渍法的优点:
第一, 可使用现成的有一定外型和尺寸的载体材料,省去成型过程。
第二, 可选择合适的载体以提供催化剂所需的物理结构待性.如比表面、孔径和强度等。
第三, 由于所浸渍的组分全部分布在载体表面,用量可减小,利用率较高,这对贵稀材料尤为重要。
第四, 所负载的量可直接由制备条件计算而得。
浸渍法具体又可以分为:过量浸渍法、等量浸渍法、喷涂浸渍法、流动浸渍法等。
1.1、 过量浸渍法
即将载体泡入过量的浸渍液中,待吸附平衡后,过滤、干燥及焙烧后即成。
通常借调节浸渍液浓度和体积来控制负载量。
1.2、 等量浸渍法
将载体与它可吸收体积相应的浸渍液相混合,达到恰如其分的湿润状态。只要混合均匀和干燥后,活性组分即可均匀地分布在载体表面上,可省却过滤和母液回收之累。但浸渍液的体积多少,必须事先经过试验确定。
对于负载量较大的催化剂,由于溶解度所限,一次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多组分催化剂,为了防止竞争吸附所引起的不均匀,都可以来用分步多次浸渍来达到目的。
(二) 沉淀法
借助于沉淀反应。用沉淀剂将可溶性的催化剂组分转变为难溶化合物。经过分离、洗涤、干燥和焙烧成型或还原等步骤制成催化剂。这也是常用于制备高含量非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催化剂的一种方法。具体可以分为共沉淀、均匀沉淀和分步沉淀等方法。
2.1、共沉淀方法
将催化剂所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同时沉淀的一个方法,可以一次同时获得几个活性组分且分布较为均匀。为了避免各个组分的分步沉淀,各金属盐的浓度、沉淀剂的浓度、介质的pH值以及其他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各个组分一起沉淀的要求。
2.2、均匀沉淀法
它不是把沉淀剂直接加到待沉淀的溶液中,也不是加沉淀剂后立即产生沉淀反应,而是首先使沉淀的溶液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造成一个均匀的体系,然后调节温度、逐渐提高PH值或在体系中逐渐生成沉淀剂等方式,创造形成沉淀的条件,使沉淀作用缓慢地进行。
例如,在铝盐溶液中加入尿素,混合均匀后加热升温至90℃~100℃,溶液中由于尿素的分解而放出OH—离子,于是氢氧化铝就均匀地沉淀出来。
(三) 沥滤法
1925年Raney首次用沥滤法(1eaching)制成骨架镍催化剂,所以,该骨架镍加氢使化剂常称为(Raney Nickel)。此法先制成含Ni-Al各50%的合金,经破碎过筛后用20%NaOH溶液将合金中的铝溶解,留下具有高表面活性的骨架镍。这类催化剂的特点是金属分散度高,催化活性也高。这是由于除去铝后在骨架上留下的金属原子都处于价控末饱和状态,以及在去铝时产生大量被吸附在Ni原子表面上和溶于金属中的活泼氢的缘故。
(四) 热熔融法
合成氨催化剂是采用热熔融法(melting)制成。将磁铁矿(Fe3O4) 与KNO3,A12O3等混合,在电炉中熔融.然后将所得的熔融物进行破碎,过筛而制得所需粒度的Fe催化剂。这种借助高温条件将各种组分熔合为均匀分布的混合体、氧化物固熔体或合金固熔体的方法就又称为热熔融法。
(五) 电解法
用于甲醇氧化脱氢制甲醛的银催化剂通常用电解法(electrolyzing)制备。
该法以纯银为阳极和阴极,硝酸银为电解液.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电解,银粒在阴极析出,经洗涤、干燥和活化后即可使用。
(六) 离子交换法
用某些具有离子交换特性的材料(如离子交换树脂、沸石分子筛等)借助于离子交换反应,将所需要离子交换上去,然后再经过后处理即可制成所需的催化剂。用酸洗交换的方式可以将Na型离子交换树脂转变甲苯歧化反应所需的H—M型沸石催化剂。



回复人:clackman, (是一个天才) 时间:2005-04-15 22:21:36   编辑 5楼
没有什么好坏。。。不同的催化剂有不同的特点,共沉淀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往往可能伴随继沉淀、包夹等现象,控制好其中一种作为主导已经是很复杂的事情了


回复人:凯大催化2, (催化---改变了世界) 时间:2005-05-10 11:31:07   编辑 6楼
其实都一样的,都是沉淀,不过是酸碱加入的顺序不同,有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我硕士论文就是做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的。
欢迎到我们的论坛交流:www.kdcatal.com


回复人:馨雅茉莉花, (嘿嘿,我很高兴你们叫我博士姐姐,嘿嘿) 时间:2005-05-11 00:34:13   编辑 7楼
不好说,个人认为,在均匀性上,并流优于顺加逆加。


回复人:凯大催化2, (催化---改变了世界) 时间:2005-05-23 15:02:23   编辑 8楼
我看到的文献,关于沉淀法制备铜基催化剂有的报道是反加要好


回复人:langhua, (在自己的家园中有所建树) 时间:2005-07-03 21:01:06   编辑 9楼
我做的共沉淀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发觉并流并不理想,而逆加稍优于顺加,根据不同的催化剂,要控制好他的温度,滴速,酸碱度!
我的毕业论文是:钌系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开发


回复人:song123456, () 时间:2005-07-27 14:09:59   编辑 10楼
关键看你在沉淀过程中,PH等参数变化怎样和对你的沉淀组分有什么影响


回复人:启儿, () 时间:2005-10-27 21:13:15   编辑 11楼
可以试一下浸渍法!


回复人:凯大催化, (凯大催化,做好中国人自己的催化) 时间:2005-11-17 15:46:07   编辑 12楼
langhua:你的催化剂应用在哪个方面的?


回复人:pH7, () 时间:2005-11-24 09:49:37   编辑 13楼
如果沉淀速度差别很大,还是逆加好。


回复人:cpwang, (献身催化、永爱化学!) 时间:2005-11-28 10:46:09   编辑 14楼
共沉做催化剂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温度、物料比、浓度、pH控制、搅拌速度、加料速度、加料方式。加料方式分正反并三方法,催化剂需要好的分散效果,而一般pH控制是最重要的。
正加法是将沉淀剂(一般是碱)加入金属盐(一般是硝酸盐,酸性)中,反应体系pH是由小变大的过程,反之反加法pH是由大变小的过程,而反应过程中的不同pH就导致了不同产物的生成!最终对催化剂的性能起到重要影响。并流法理论上能打到恒定的pH值,但反应操作中实际也很难控制精准,关键是快速分散问题,其中搅拌的影响很大。
因此正反并三方法很难说那个好,要看实际情况定。大家多交流!


回复人:yjs3180009, () 时间:2005-12-03 10:18:06   编辑 15楼
共沉做催化剂的影响因素是很多的:温度、物料比、浓度、pH控制、搅拌速度、加料速度、加料方式。加料方式分正反并三方法,催化剂需要好的分散效果,而一般pH控制是最重要的。
正加法是将沉淀剂(一般是碱)加入金属盐(一般是硝酸盐,酸性)中,反应体系pH是由小变大的过程,反之反加法pH是由大变小的过程,而反应过程中的不同pH就导致了不同产物的生成!最终对催化剂的性能起到重要影响。并流法理论上能打到恒定的pH值,但反应操作中实际也很难控制精准,关键是快速分散问题,其中搅拌的影响很大。
因此正反并三方法很难说那个好,要看实际情况定。大家多交流!
我同意以上看法,我做共沉淀就是正加的效果比较好。



回复人:城里的月光, () 时间:2005-12-07 14:25:49   编辑 16楼
也可以用沉积沉淀法,我的论文题目是负载型金催化剂
用的是沉积沉淀法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8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