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稠油开发问题破解之道
类型:交流
提问:zgythxw
等级:
版块:石油化工()
信誉:100%
回复:0
阅读:193
时间:2007-03-27 11:27:50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来自油田的报道 神奇的“智能”稠油萃取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经济网 (2006年10月09日)

孙晓是一个国内油田的负责人,他所管理的油田是问题比较多的各个小断块,其中油稠、含蜡使油井产能无法提高是普遍问题。另外油稠造成容易出砂,开采能力差,需要经常作业,成本偏高。几乎国内外所有的机械、化学工艺的措施这两年都应用了,但是与油田上层领导的工作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上层对今年的生产计划又加了5万吨,让问题更显突出。可是孙管理的油田是一个老油田,自然递减很快,连年的加压已经让基层透不过气,并且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立马见效。
一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谈到稠油油田开发问题,朋友闲聊到一个来自国外的稠油解堵技术,而且说是技术能够“聪明的解决地层的稠油问题,让油井原油哗哗流”。孙总很感兴趣,于是委托朋友代为打听技术的来源。

稠油油田开发是一个大问题

截至2005年底,中国探明的石油储量中,低渗透油层以及重油、稠油占了51.9%。其中大约有40亿吨没有动用,约占累计探明储量的1/5。根据中石油股份公司专家齐小慧的推算,这些储量如果动用一半,5年之内增加20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完全没有问题——相当于中国石化集团2004年原油产量的一半多。
中海洋总裁傅成玉说,我们的油田有点先天不足,就是我们现在找到的储量,尤其是在渤海湾,50%左右的储量是重油、稠油,API度9度、10度,几乎都不能流动。现在我们开发稠油的技术,开发稠油的量是全世界所有海洋开发稠油量的总和。在两年以后,我们将是全世界海洋稠油的两倍。我们的技术,在别人认为开不起来的特种稠油,我们把它经济有效的开起来了。但是由于这种稠油,我们的开发成本就非常高,海上隔一层水,成本要成倍增加,怎么把经济有效的开发起来?我们必须解决降低成本问题。
  
“智能”稠油萃取是什么?

   “智能”稠油萃取剂是国内一家石油服务公司,东营盛世石油科技公司在中国刚刚推向市场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已经在部分油田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优异的效果。技术是基于对稠油垢成因的科学认识,用现代油田化学科技发展的一项突破性的稠油处理技术产品。DRIVE-A100“智能”稠油萃取剂采取Bola表面活性结构,对稠油油井和区块油层处理具有超级能力,能够自发地在油藏“智能”捕捉到堵塞孔喉的油垢,将大分子油垢团萃取分解成小分子油,打开新的油流通道,迅速提高油井产量。该技术能够针对稠油粘度500—300000mpa.s范围,甚至更高粘度的油垢,是稠油油田开发成功的选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稠油油田的油水井解堵增产作业、区块驱油、油砂萃取分离等工艺中。


智能稠油处理是当今最好的稠油油田油井增产技术。
 
 技术的诞生

盛世石油科技的技术专家向记者讲述了技术发现的由来。盛世石油科技一直专注于油田增产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在技术研究上一直在稠油处理上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并整合了国内外的许多技术力量。一次偶然的机遇,工程师斯蒂温在进行管道清洁油污施工监督时,一桶原料突然倾倒下来,他发现这桶原料将地下的稠油块,软化成流动状况好的稀油。于是,他灵机一动,取了一点小样,并将这种原料的名称记了下来。
回去以后,斯蒂温同其它技术人员结合这种原料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以此基础为突破点进行研发。很快,一种神奇药剂出现了,它几乎可以溶化所有粘度的稠油,并在试验中产生了另人吃惊的效果。
为了突出这项技术的效果,他们给首先推出的产品命名为DRIVE○S – A100”智能”稠油萃取剂,DRIVE代表驱动,赋予驱油增油的意义;○S代表SUNCOO石油公司,盛世石油科技公司的代表;A100—最好的,满分,百分百成功,代表应用效果。他们期望该技术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技术正在推广

关于智能”稠油萃取剂产品和技术运营,由东营盛世石油科技公司全权负责,该公司正在全国进行招商工作。据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该公司还有许多国内外领先的,优秀的技术产品,但由于人力和资源限制,无法尽快形成市场。他们希望以合作代理的方式,尽快在国内选择出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将该技术迅速推向市场。
由于该技术的实用价值高,盛世人形象的比喻该技术应用为:“使用智能稠油萃取剂,油井原油哗哗流。”
可以预料,“智能”稠油萃取技术必将在广大的稠油油田取得优秀的成绩。目前,孙晓已经同盛世石油科技公司取得联系,准备在其所在油田现场进行多口井的”智能”尝试,他希望这可以解决困惑他很久的一个难题。

(来源:油声2006年第8期 作者:盛明华)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5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