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40%工业级一甲胺的存放要求
类型:求助 (悬赏分:3分)
提问:yb1588
等级:
版块:有机化学问题(jimuwei,fpcwin1211,netpanda,yjgzfl,Ftian,)
信誉:56%
回复:4
阅读:1220
时间:2008-11-22 14:07:49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要求:材料
保存温度(是否要保温)
比重
回复人:rqs1,★★★★ (技术提升为己任) 时间:2008-11-22 15:24:09   编辑 1楼
室温密封存放就可以!若室温比较高时,开封前应进行降温处理!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8-11-24 09:18:50   编辑 2楼
1.87? 一甲胺(氨基甲烷;甲胺)

1.87.1 基本信息库

中文名称:一甲胺。

英文名称:Monomethylamine;Aminomethane。

别名:氨基甲烷;甲胺。

CAS No.:74-89-5。

分子式:CH?5N;CH?3NH?2。

分子量:31.10。

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罐车(充装系数0.56 t/m?3)。



1.87.2? 理化性质库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有似氨的气味。

熔点(℃):-93.5。

沸点(℃):-6.8。

相对密度(水=1):0.6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9。

蒸气压(kPa):202.65(25℃)。

燃烧热(kJ/mol):1059.6。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0.173。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禁配物:酸类、卤素、酸酐、强氧化剂、氯仿。



1.87.3 应急处置库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泄漏应急处理: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1.87.4 管理信息库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的管理: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的管理: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废弃的管理: 用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1.87.5? 毒理学资料库

急性毒性:LC50:2400 mg/m3,2 h,(小鼠吸入)。动物给予致死或接近致死浓度的甲胺蒸气吸入,可导致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小鼠以2.4 mg/L浓度作用2 h,出现不安、鼻腔血性分泌物、呼吸困难、紫绀、反射亢进、头震颤、步态不稳、阵挛-强直性痉挛,终因呼吸衰竭而亡;解剖见坏死性气管、支气管炎,肺出血,内脏器官和大脑血管充血,死亡稍晚的动物则可见肝脏和肾脏管养不良性改变。吸入0.13 mg/L浓度可致兔呼吸节律改变,0.05 mg/L下40 min影响兔的条件反射活动。吸入0.2 mg/L浓度几分钟,猫出现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以0.1 mg甲胺的40%水溶液一次涂兔皮,可致兔皮深度坏死;取1滴滴眼,可致角膜损伤。经口可致胃肠黏膜腐蚀。甲胺的刺激强度与其浓度有关。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先吸入0.25 mg/L,93 d,后吸入0.5 mg/L,30 d,开始时出现一过性刺激现象,最终出现衰竭、肝凝血酶原形成功能障碍。

代谢:本品可迅速经呼吸道、皮肤吸收。甲胺在肝、肾、肠黏膜中受较高含量胺氧化酶作用下氧化,另一部分受特异氧化酶作用氧化。在尿中排泄率较低(2%~10%)。

刺激性:4%溶液可致兔角膜损伤。40%溶液1.0 ml可致兔皮肤刺激坏死。

致突变性:大鼠吸入10 μg/m?3显性致死试验阳性。3 mmol/L可致小鼠淋巴细胞突变。5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试验均为阳性。



1.87.6? 应急医疗库

诊断要点:

1.吸入中毒

(1)有明确的一甲胺气体吸入史。大面积皮肤灼伤,也可伴有一甲胺吸收。

(2)潜伏期:可于数分钟内出现中毒症状。

(3)眼、上呼吸道刺激及灼伤:可有流泪、畏光、眼痛、流涕、呛咳、咳痰、咽痛、声嘶、胸闷、胸部紧束感等。检查可见咽充血、悬雍垂水肿、眼睑痉挛、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及角膜上皮受损或溃疡等。极高浓度吸入时可引起声门痉挛、喉头水肿,甚至窒息死亡。

(4)呼吸系统损害:呛咳、咳痰为首发症状,并可有胸闷、气急、烦躁不安及呼吸困难等。重者出现喉头水肿、肺水肿,甚至ARDS等。

(5)可并发气胸、肺不张、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猝死等。

(6)实验室检查:①胸部X线可显示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肺炎、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等征象。②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



2.皮肤灼伤

一甲胺急性中毒常伴有皮肤灼伤,且发生率甚高。一般呈Ⅰ°~Ⅱ°灼伤,少数为Ⅱ°灼伤。曾有报道,一例一甲胺导致皮肤灼伤面积达20%的患者,入院时症状并不严重。皮肤灼伤创面未及时清洗,36 h后呼吸困难加重,两肺布满湿啰音,出现低氧血症,经抢救无效死亡。提示对有较大面积皮肤灼伤病人,应警惕一甲胺可经皮肤吸收加重全身中毒。

处理原则:

(1)患者应迅速移离现场,换去被污染的衣物,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受污染的眼及皮肤,冲洗时间至少10 min。

(2)卧床休息,密切观察48 h,发现病情变化,应早给予相应处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药物雾化吸入支气管解痉剂、去泡剂(如10%二甲硅油)等。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注意体位引流,鼓励患者咯出坏死黏膜组织。

  (4)合理氧疗。吸入氧浓度不宜>60%,伴有急性二氧化碳潴留时,在积极改善通气的同时,调节给氧浓度,使血氧饱和度(SaO?2)>90%;若需吸入高浓度氧,可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EEP压力应<0.49 kPa(5 cmH?2O)为宜。

  (5)早期、足量、短程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6)病程早期应严格限制补液量及输液速度,注意纠正酸、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7)及早应用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

  (8)积极防治并发症。

  (9)加强眼、皮肤灼伤的专科护理和治疗。

预防措施:

甲胺类的生产,从原料到成品均属易燃、易爆炸的有毒物质,生产中必须注意安全。虽然生产设备为密闭性,产品直接制成25%~40%水溶液,但在操作中仍应注意防护。在检修设备或产品分析取样时要穿工作服、戴手套、防护镜等。厂房内要有完善的通风设备。甲胺类溶液污染皮肤、眼时,应立即冲洗治疗。



1.87.7?侦查检测库



1.87.7.1?监测方法



1.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对硝基苯胺重氮盐比色。

2.实验室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
类 别
来 源

气相色谱法
空气
杭士平主编:《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





1.87.7.2?国家标准



1.中国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最高容许浓度(MAC)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

(-)
5 mg/m3
10 mg/m3





2.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1.0 mg/L


回复人:yb1588, (努力!加油!) 时间:2008-11-24 15:15:57   编辑 3楼
不全哦!一楼说的是桶装的吧!看来一般不锈钢材料就可以存放了。
比重我测出来了哦0.92
但还是要谢谢大家!



得分人:rqs1 :2, claymore :1,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7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