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林宗虎院士编)
类型:推荐
提问:claymore
等级:★★★★★
版块:催化剂(zzk,)
信誉:90%
回复:9
阅读:1916
时间:2009-06-24 12:27:10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气液两相流和沸腾传热
内容简介
  气液两相流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动力、化工、热能、核能、制冷、石油等专业的科技人员的必备知识。本书根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结合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著而成。在气液两相流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两相流流型和流型图、管内两相流动的压力降、两相流体的分配、混合和分离,流过节流元件的两相流压力降、横掠单管和管束时两相流的涡街特性以及两相流脉动及防止等专题;在沸腾传热方面,讨论了管内沸腾传热和传热恶化等问题;在气液两相流的测试技术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一些较为先进的测试方法。本书可供上述各专业作为研究生教材或本科生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这些专业的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两相流及其定义
 1.2 气液两相流和传热学科的进展与工程的关系
 1.3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基本参数
 1.4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基本方程式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液两相流的流型和流型图
 2.1 垂直上升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2 垂直下降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3 水平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4 倾斜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5 U型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6 螺旋管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及其流型图
 2.7 垂直上升狭槽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
 2.8 气液两相流纵向冲刷棒束时的流型及其流型图
 2.9 气液两相流横向冲刷管束时的流型及流型图
 2.10 气液两相流在装有孔板和文丘利管的管道中的流型
 2.11 气液两相流逆向流动时的流型(液泛和回流)
 2.12 流型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管内气液两相流的摩擦阻力压力降和加速压力降
 3.1 计算管内压力降的基本方程式
 3.2 气液两相流体的摩擦阻力压力降计算式
 3.3 影响气液两相流体摩擦阻力压力降的因素
 3.4 气液两相流体的加速压力降
第4章 管内气两相流的的重位压力降和截面含气率
第5章 气液两相流的的局部阻力和特殊管道的流动阻力压力降
第6章 气液两相流流经孔板、文丘利管和喷嘴的压力降
第7章 气液两相流的分离与混合
第8章 蒸发管中的水动力特性和脉动问题
第9章 气液两相流体横掠柱体的旋涡脱落特性
第10章 强制对流沸腾传热
第11章 管道内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的强化传热方法
第12章 烧损
第13章 缺液区传热
第14章 气液两相流测量技术
第15章 多相流研究进展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4:58   编辑 1楼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27ce348fa9569fac8af1724848aea4de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4:48   编辑 2楼
催化剂表征


【作  者】王幸宜 主编 [同作者作品]
【丛 书 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教学用书
【出 版 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书 号】 9787562824220
【上架时间】 2008-10-9
【出版日期】 2008 年9月 【开 本】 16开 【页 码】 222 【版 次】1

【内容简介】
《催化剂表征》以大量的应用实例为根基详细介绍催化剂常用的表征技术。《催化剂表征》共12章,第1章概括性地从催化剂的宏观性质与性能和微观性质与性能两个方面介绍了催化剂表征中所采用的各种传统的、经典的以及近代的技术和方法,其中对于催化剂微观性质与性能的表征又分为表面性质和体相性质两方面。在此章中,对各种表征技术和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以及缺点作了详细的总结与归纳,同时也对同类表征技术作了详细的比较。第2章至第11章对各种具体的表征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介绍,此部分主要以基础理论为辅、以实例为主向读者传达各种表征方法可以用来获取催化剂的何种性质。第12章介绍了目前催化剂表征技术中被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原位技术。
《催化剂表征》可供从事催化研究的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催化专业的教师阅读、参考。《催化剂表征》尤其适合催化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将其作为教材及参考书来使用。

【目录信息】
第l章 催化剂表征
 1.1 催化剂宏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1.1.1 催化剂密度
  1.1.2 催化剂颗粒尺寸
  1.1.3 比表面测试
  1.1.4 孔结构
  1.1.5 机械强度
 1.2 催化剂微观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1.2.1 表面性质表征
  1.2.2 体相性质表征
 参考文献
 习题
第2章 低温物理吸附技术
 2.1 表面积和孔结构表征
 2.2 N2物理吸附法
  2.2.1 N物理吸附法可以获得催化剂的信息
  2.2.2 吸附等温线
  2.2.3 Langmuir比表面积
  2.2.4 BET比表面积
<< 查看详细目录
【书摘】
第1章 催化剂表征
  催化剂的表征是指应用近代物理方法和实验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及体相结构进行研究,并将它们与催化剂材料的性质进行关联,探讨催化剂材料的宏观性质、微观结构与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催化剂材料的本质的了解与认识。
  催化剂的表征能够使人们对催化作用的本质进一步了解,使催化化学众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上升为规律,从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特别是催化体系原位表征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催化反应进行的过程、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从理论上预测催化剂性质,解决催化剂的设计问题,推测反应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催化剂表征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更多的依据,改进原有催化剂或创制新型催化剂,并提出新的概念,发现新的规律,推动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
  催化剂的表征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重视,那时催化剂的研究可以说完全处于白摸索阶段,催化剂筛选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进行,十分浪费时间而且往往得不到预期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量的科学仪器诞生,我们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考察。目前催化剂的表要通过近代物理的方法即仪器分析来实现的,这些方法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技术、色谱技术、热分析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光谱技术、低电子能谱、穆斯堡尔谱等。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3:46   编辑 3楼
催化剂的制备I制备非均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ae5da63c7f60b62dcf6ea08a2d8d247c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2:13   编辑 4楼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ae0795fd3d4183d7f11a9a59a0131693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2:00   编辑 5楼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工业催化剂和科学研究中的催化剂的设计开发、组成结构、制备生产、操作使用等典型案例的剖析和催化学科前沿的研究进展。全书共分为9章。前3章概述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基本知识,吸附作用和催化以及催化制备的常规技术和特种技术。第4章至第8章论述了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配合物催化剂、酸碱催化剂等;论述各类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典型反应、催化作用机理、典型实例和最新研究进展。第9章论述了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结构表征和构效关系。本书部分章节还对催化燃烧、能源化工中的催化和环境催化进行了论述。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化学工程和工艺学科及工业催化学科的教学用书,适用于理工科化学化工类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为从事环境科学、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等方面研究的科技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作者简介
储伟 男,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1年获法国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1年先后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工作,1995年获中科院特批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获中科院博士生导师资格。1999年至2001年以客座教授身份在法国和日本从事合作研究。2001年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四川大学,任工业催化博士点负责人,入选四川大学“214重点人才计划”二层次;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四川大学“985工程”学术带头人之一。1992年以来,已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攻关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级6项;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其中SCI收录30篇,EI收录22篇,论文他引100多次。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7项)。主编《催化剂工程》一部。已指导毕业16名硕、博士研究生,另有20名在读。被评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任《天然气化工》编委。

目录
前言
第1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1.1 催化剂发展的历史及其重要性
1.2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1.3 催化作用基础
1.3.1 催化作用的化学本质
1.3.2 热力学基础
1.3.3 动力学基础
1.4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分类
1.4.1 催化反应分类
1.4.2 催化剂分类
1.5 催化剂的基本组成
1.5.1 主(共)催化剂(活性组分)
1.5.2 助催化剂(助剂)
1.5.3 载体
1.6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1.6.1 催化剂的活性
1.6.2 催化剂的选择性
1.6.3 催化剂的稳定性
1.7 工业催化剂开发简述
1.7.1 工业催化剂的基本要求
1.7.2 工业催化剂的设计方法
1.8 重要催化剂简介
1.8.1 催化氧化催化剂
1.8.2 加氢催化剂
1.8.3 脱氢催化剂
1.8.4 芳烃转化催化剂
1.8.5 石油炼制催化剂
1.8.6 化肥工业催化剂
1.8.7 聚合反应催化剂
1.8.8 环境保护催化剂
1.9 催化科学和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吸附与催化作用
2.1 概论
2.2 吸附作用
2.2.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2.2.2 化学吸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2.2.3 吸附力
2.2.4 吸附速率和脱附速率
2.3 吸附平衡和等温方程
2.3.1 固体吸附剂的表面模型
2.3.2 吸附位能曲线
2.3.3 等温吸附线
2.3.4 等温吸附方程
2.4 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孔结构
2.4.1 催化剂表面积的测量
2.4.2 孔结构
2.4.3 催化剂的孔内扩散
2.5 吸附和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溢流现象
2.5.1 溢流现象及其定义
2.5.2 溢流的相关过程
2.5.3 溢流物种及溢流形式
2.5.4 溢流产生的催化作用
2.5.5 工业催化过程中的溢流现象
参考文献
第3章 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3.1 浸渍法
3.1.1 载体和浸渍液
3.1.2 浸渍过程
3.1.3 浸渍法分类
3.1.4 影响因素
3.1.5 浸渍催化剂的热处理
3.2 沉淀法
3.2.1 沉淀剂的选择
3.2.2 沉淀过程
3.2.3 沉淀法的分类
3.2.4 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3.2.5 沉淀的后处理过程
3.3 溶胶-凝胶法
……
第4章 金属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第5章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第6章 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第7章 络合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第8章 固体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第9章 催化剂性能评价及其结构表征
总习题
储伟教授发表的代表作20篇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31:23   编辑 6楼
催化剂工程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06-24 12:27:59   编辑 7楼
http://www.brsbox.com/filebox/down/fc/05c9309875d403d94ef881a140dba2ec


回复人:zailsa583, () 时间:2011-01-24 13:51:03   编辑 8楼
谢谢 看看







http://www.tangou.cn


回复人:linfeng029, (多相流动) 时间:2011-01-04 16:32:47   编辑 9楼
等待下载中啊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7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