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无机化学求救
类型:交流
提问:tsengdong
等级:
版块:无机化学(mitang,lmybenny,wanghong,llscmary,abingchem,)
信誉:0%
回复:2
阅读:953
时间:2009-10-17 22:52:07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如何从Na中分离Ca,Li中分离出My?
物理化学中反应焓,热力学能在习题中的求解???


[该帖子已被claymore在2009-10-18 06:39:27编辑过]
回复人:claymore,★★★★★ (C-H活化,kumada,suzuki,stille,negishi.cross-coupling.) 时间:2009-10-18 06:48:21   编辑 1楼
摘要 以锂元素标准样品和K、Na、Ca、Mg元素标准样品的混合溶液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AG50W X8(0.032~0098 mm粒径)来分离富集Li,探索不同淋洗介质(包括盐酸、硝酸以及与甲醇、乙醇的混合)对Li分离纯化的最佳效果。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提纯天然样品中Li的方法。用本方法分离了水体、土壤、岩石等天然样品中的Li,并用MCICPMS准确测定了Li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在0.1‰~1.0‰,与目前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具有相似的精度。经过流程前后单元素标准Li同位素比值(δ7Li)的比较,发现化学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约为0.3‰,化学处理的流程空白可以忽略不计。该方法测定海水δ7Li值为(31.6±1.0)‰,与前人的分析结果吻合。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天然样品中的Li同位素组成。

  关键词 Li同位素分析,分离,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天然样品

  1 引言

  Li两个稳定同位素7Li、6Li的自然丰度分别为92.48%和7.52%,二者之间较大的相对质量差导致了自然界中Li同位素分馏强烈,在表生地球环境中就达到了35‰[1]。因此,Li同位素作为地球化学研究中良好的示踪剂,已广泛应用于解决地球化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并在壳幔演化、陆壳风化、卤水和污染水体示踪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4]。

  随着Li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对Li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精度以及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早期学者们曾经用原子吸收光谱(AAS)[5]、中子活化(NA)[6]、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7]、离子探针(Ionprobe)[8] 等方法来测定Li同位素组成,但精度都比较差。现阶段一般用热电离质谱法(TIMS)[9,10]或多接受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MCICPMS)[ 11,12],分析精度得到显著提高。与MCICPMS法相比,TIMS法存在以下不足:电离过程的分馏效应常导致分析结果失真;对样品的纯度要求苛刻;分析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最近几年来报道的数据多采用MCICPMS法测定。

  无论是TIMS法还是MCICPMS法测定,都要求将天然样品中的Li与其他元素分离提纯之后才能上仪器测试。如果分离不彻底,存在的杂质元素将对分析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由于Li和Na同属于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在磺化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酸介质之间具有相似的分配系数,而且地壳中Na的丰度远大于Li。因此完全分离天然样品中的Li和Na一直是分析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共同关注的课题。分离天然样品的Li的最常用方法是离子交换法,通常采用HCl或HNO3和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淋洗介质,但不同学者报道的方法差异较大,分离效果也各不同。

  本研究系统考察了不同淋洗介质对Li与Na等杂质元素的分离效果,建立了相对简单、高效的Li同位素分离方法。用单一的离子交换柱分离样品,用MCICPMS进行测定,成功地分离并测定了海水、岩石、土壤、河水等样品中Li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都达到了现阶段所报道数据的最高水平,与目前适应于特殊样品的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更具有普遍性。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HCl、HNO3和HF均为优级纯酸经过二次蒸馏所得;乙醇和甲醇均为色谱纯试剂,所有实验用水均为MilliQ超纯水(18.2 MΩ・cm)。用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提供的单元素标准Li(GBW3131)、Na(GBW080127)、K(GBW080125)、Ca(GBW080128)和Mg(GBW080126)的溶液配制工作溶液。分离实验所用的离子交换柱为石英柱,长300 mm,内径8 mm;树脂为AG 50WX8阳离子交换树脂(0032~0098 mm粒径),用6 mol/L HCl和超纯水再生。所有化学处理过程均在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超净实验室(100级)进行。

  原子吸收光谱仪(美国PE公司); Nu Plasma型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英国Nu Instruments 公司),配置12个法拉第杯(其中6个位于高质量端,5个位于低质量端,另外一个是中心杯)和3个离子计数器(Ion Counting);Nu Plasma为双聚焦(磁场与静电场相结合)型质谱仪,采用静电场进行能量聚焦,进样系统采用气旋式雾化器,运用半导体技术进行雾室制冷(可控制在5.7℃左右)。对于低含量样品,还可使用膜去溶(DSN)进样,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有效降低氧化物、氮化物以及氢氧化物的干扰。因此,Nu Plasma可在低分辨率(R≈400)条件下直接测定Mg、Ca、Fe、Se等元素的同位素比值。

  2.2 淋洗条件的选择及化学分离

  分离天然样品中Li与其它杂质元素的常用方法是离子交换法,但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淋洗介质存在很大差异,分离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多采用HCl或HNO3和甲醇或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淋洗介质,如1.0 mol/L HNO3 80%甲醇(溶液中HNO3的总浓度为1.0 mol/L,甲醇的总浓度为80%,下同)[13],0.2 mol/L HCl[14],1.2 mol/L HCl 80%甲醇[15],0.5 mol/L HNO3[16],0.5 mol/L HCl 30%乙醇[17]等。实验考察了不同淋洗介质条件下Li与其它杂质元素的分离效果,包括0.25 mol/L HNO3、0.5 mol/L HNO3、025 mol/L HNO3 80%甲醇、0.5 mol/L HNO3 80%甲醇、0.1 mol/L HCl,0.15 mol/L HCl、0.25 mol/L HCl、0.5 mol/L HCl、0.25 mol/L HCl 30%乙醇、0.5 mol/L HCl 30%乙醇、1.0 mol/L HCl 30%乙醇和05 mol/L HCl 80%甲醇等12种不同淋洗介质。将单元素标准Li、Na、K、Ca和Mg的混合溶液引入用淋洗介质平衡后的阳离子交换柱中,再用相对应的淋洗液洗脱。结果显示,Li与K、Ca、Mg可以完全分离,与Na最难分离。

  总的来说,Na与Li分离效果较好的淋洗介质有0.25 mol/L HNO3、0.5 mol/L HNO3 80%甲醇、0.1 mol/L HCl、0.15 mol/L HCl、0.25 mol/L HCl、0.25 mol/L HCl 30%乙醇、0.5 mol/L HCl 30%乙醇和10 mol/L HCl 30%乙醇(如图1)。同时对这几种淋洗介质做回收率计算,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015 mol/L HCl的回收率最高,淋洗效果最好。从图2 中Li的淋洗曲线可以看出,大部分Li都在120~180 mL的淋洗液中被洗脱出来。为避免在分离过程中产生同位素分馏,收集了120~190 mL之间的淋洗液。

  图1 不同淋洗介质下Li与Na的分离效果(略)

  Fig.1 Separation of Li and Na in different eluents

  2.3 固体样品的分解及天然水体样品的预处理

  岩石和土壤样品,用3∶1的HF、HNO3混合溶液进行消解。然后加入浓HNO3驱除残余的HF,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蒸干,用0.15 mol/L HCl溶解。将海水和河水样品蒸干,加浓HNO3去除有机质,蒸干,再用0.15 mol/L HCl溶解。将0.15 mol/L HCl作为介质的样品注入到装有AG 50WX8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之前,用20 mL 0.15 mol/L HCl分两次平衡柱子,然后用190 mL 0.15 mol/L HCl洗脱,收集后面的80 mL,就可以将样品中的Li完全回收。

  图2 Li标准物质的淋洗曲线(略)

  Fig.2 Elution curve of Li in inhouse standard solution

  表1 不同淋洗介质的回收率(略)

  Table1 Recovery of different eluents

  2.4 仪器测定

  将分离后的样品以2% HNO3介质引入仪器,仪器工作参数:RF功率1300 W,冷却气13 L/min,辅助气0.7 L/min,加速电压4 kV,分析室压力<1×10-8 mbar。由于Li只有两个同位素,质谱测定过程中无法进行质量分馏的内部校正,因此测试过程严格按照以下流程:空白→标样→空白→样品→空白→标样。测样时每组(block)收集20个数据,每个数据积分时间10 s,共采集3~5组数据,统计获得该样品的7Li/6Li比值,耗时约10 min。相邻两次测试之间用2% HNO3清洗,直到7Li的信号<10-3 V。

  测试结果表示为:δ7Li=[(RSP/RST)-1]×1000‰, 其中RSP为样品7Li/6Li比值的测定值,RST为与样品相邻的两次标样7Li/6Li比值测定值的平均。所用同位素标准为NIST 提供的国际公认的Li2CO3标样LSVEC,其7Li/6Li比值的推荐值为12.02±0.03[18]。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体效应

  测定Li同位素比值的过程中存在K、Na,Ca,Mg等[13]明显的干扰元素。结果表明,在收集的80 mL洗脱液中K、Ca和Mg的浓度低于仪器检出限。因此,唯一干扰元素是Na。为了进一步确定Na对Li同位素测定过程产生的干扰程度,在已知同位素比值的单元素标准Li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单元素标准Na,再测定Li同位素比值(见图3)。由图3中可以看出,在Na/Li比值低于5∶1时,Na对Li同位素测定比值的影响在0.5‰ 以内。但是当Na/Li比值超过5∶1时,会使测定Li同位素比值产生明显的正向偏移。而按本实验方法处理之后的Na/Li约为0.06(见图1),远远低于5∶1。因此,本实验方法中Na的干扰是可以忽略的。

  图3 Na对Li同位素测定的影响(略)

  Fig.3 Influence of sodium to lithium isotope analysis

  3.2 化学分离过程的回收率及同位素分馏

  Li的分离纯化过程会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洗脱过程中,7L优先被淋洗出来,6Li倾向于保留在树脂中。因此,Li没有完全回收时就会产生比实际值更大的7Li/6Li值。为了检验这个流程中是否产生同位素分馏,采用已知Li同位素比值的单元素标准Li(GBW3131)经过上述流程处理,再与未经过化学处理的相同溶液的Li同位素比值进行比较(见表2)。处理前δ7Li值为(64.5±0.6)‰, 处理后5个平行样的δ7Li为(64.8±0.8)‰,在误差范围内二者是一致的,说明该处理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同位素分馏,处理过程产生的空白可以忽略不计。

  3.3 仪器测定的准确度及精确度

  海水中Li含量和δ7Li值(约为31.5‰)被认为是恒定的。海水可以作为检验Li同位素分析方法准确度的一个天然标准物质。两个海水样品的分析结果列在表3中。第一个样品分析了4次,δ7Li值平均为(31.3±0.6)‰;第二个海水样品分析了3次,δ7Li值平均为(32.3±0.1)‰。综合考虑,海水样品的δ7Li值平均为(31.6±1.0)‰。表3列出了不同研究者测定海水的δ7Li值。本实验测定结果与前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1.2‰)接近,本实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天然样品的Li同位素组成。

  表2 Li标准物质δ7Li值的比较(略)

  Table 2 Comparison of δ7Li value of inhouse standard

  表3 海水的δ7Li值比较(略)

  Table 3 Comparison of δ7Li value in seawater

  为了进一步检验测定精度,对样品进行多次分析,表4给出了分析结果。总共5个样品,每个至少分析了4次,精度在0.6‰~1.0‰之间,平均为0.9‰。而Tomoscak(1999a)的分析精度平均为1.1‰,Nishio(2002)的分析精度为0.82‰。

  表4 天然样品Li同位素重复分析结果(略)

  Table 4 Reproducibility of Li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natural samples

  3.4 天然样品的测定结果

  表5列出了6个天然样品的Li同位素测定结果。6个样品重复分析的精度在0.1‰~1.0‰之间,平均为0.8‰,与仪器的分析精度相近,说明本分析方法可用于天然样品Li同位素比值的准确测定。文献报道中精度最好的是Magna等[19]的0.5‰。但是,他们的精度所采用的算法与其他学者不同,如果按该文所用的算法,本实验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精度将会达到0.3‰,而且6个样品中Li含量在0.064~132 μg/g之间,说明该分析方法也同样适用于低含量地质样品的分析测定。

  表5 平行样Li同位素分析结果(略)

  Table 5 Summary of Li isotope analyses of replicate sample preparations

  References

  1 Pistiner J S, Henderson G M.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3, 214: 327~339

  2 Tomascak P B, Ryan J G, Defant M J. Geology, 2000, 28: 505~510

  3 Hogan J F, Blum J D. Applied Geochem., 2003, 18: 615~627

  4 Chan L H, Starinsky A, Katz A.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d, 66: 615~623

  5 Meier A L. Anal. Chem., 1982, 54: 2158~2161

  6 Kaplan L, Wilzbach K E. Anal. Chem., 1954, 26:1797~1798

  7 Gr goire D C, Acheson B M, Taylor R P. J. Anal. Atom. Spectrom., 1996, 11: 765~772

  8 Chaussidon M.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8, 164: 577~589

  9 Xiao Y K, Beary E S. It J. Mass Spect. Ion Proc.,1989, 94: 101~114

  10 You C F, Chan L H.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96, 60: 909~915

  11 Tomascak P B, Tera R T, Walker R J.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99b, 63: 907~910

  12 Nishio Y, Nakai S. Anal. Chim. Acta, 2002, 456: 271~281

  13 Tomascak P B, Carlson R W, Shirey S B. Chem. Geol., 1999a, 158: 145~154

  14 James R H, Palmer M R. Chem. Geol., 2000a, 166: 319~326

  15 Xiao Yingkai (肖应凯), Qi Haiping (祁海平), Wang Yunhui (王蕴慧), Jin Lin (金 琳). Geochimica(地球化学), 1994, 4: 329~338

  16 Abe M. Anal. Chem., 1980, 52: 524~527

  17 Moriguti T, Nakamura E. Chem. Geol., 1998a, 145: 91~104

  18 Flesch G D, Anderson A R, Svec H J. Int J. Mass Spectrom. Ion Phys., 1973, 12: 265~272

  19 Magna T, Wiechert U H, Halliday A N. Int J. Mass Spectrom., 2004, 239: 67~76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273010)和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No.KZCX3SW140)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8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