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VOCs治理技术 |一文读懂活性炭再生的几种方式和优缺点对比
类型:交流
提问:江苏万贤环境科技有限
等级:
版块:一般性化工问题(qixie,dingshx,wangnc3,)
信誉:100%
回复:0
阅读:18
时间:2025-02-21 13:28:59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活性炭的进行再生的过程,就是在不破坏活性炭原有自身结构的条件,用物理、
化学等一系列方法去除被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质,恢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进而
再次使用的过程,有如下几种方式:

1. 热再生
该方法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处理废活性炭,使被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在高温条件下
炭化分解,转化成气态物质逸出,从而恢复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根据不同温度阶
段,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变化情况,该方法被划分为干燥、高温炭化及活化3个
阶段。干燥阶段,活性炭吸附的水分等可挥发性成分通过蒸发的形式被有效去
除。在高温炭化阶段,被活性炭吸附的部分有机物发生分解,以小分子形式汽化
脱附去除,剩余残留在活性炭孔隙内的有机物成为“固定炭”,此过程温度将达
到800~900°C,为避免活性炭的氧化,一般在抽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在活
化阶段,对活性炭通入CO2、CO 或水蒸气等气体,对其内部微孔结构进行清理,
再次恢复活性炭吸附活性。

目前,热再生法是活性炭再生应用最成熟的方法之一。
技术优点:
1)再生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可以使活性炭恢复80%的功效。
2)该方法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部分应用,例如阳光暴晒,高温水煮等。
技术缺点:
1)在再生过程中,须外加能源加热,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
2)该方法不可处理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滤毒件中的活性炭。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滤
毒件中的活性炭是经过特殊手段活化的,其再生方法也是针对不同活性炭种类而
发生改变,没有专业的技术是无法再生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滤毒件中的活性炭的。
2. 氧化再生
湿式氧化再生法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将处于液相
状态下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以达到活性炭吸附性能恢复率
高、损耗率低的目的。一般是在200-250℃,3-7MPa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的,
大多一次再生过程为60分钟。
技术优点:
能耗较低、工艺简单、再生率高、损失率低、环境污染小、对吸附性能影响小等
特点。该技术通常用于再生粉末活性炭的处理,例如处理毒性高、生物降解难的
吸附物质。
技术缺点:
由于湿式氧化采用高温高压的条件较为苛刻。

因湿式氧化条件苛刻,可采用高效催化剂来提高氧化效率。即将氧从气相传输进
入液相后,使其产生羟基自由基(·OH),对脱附出来的有机物进行氧化,从而
提高氧化反应的效率,再生活性炭。
技术有点:
该方法具有快速、能耗低、二次污染小等特点。
技术缺点:
需选用催化剂,增加了成本,且氧化物也会堵塞活性炭的孔系,从而造成再生效
率降低。
3. 生物再生
生物再生法是利用经驯化过的细菌,解析活性炭上吸附的有机物,并进一步消化
分解成H2O和CO2的过程。生物再生法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相类似,也有好氧法
与厌氧法之分。通常活性炭再生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自溶现象,即细胞酶流至胞
外,而活性炭对酶有吸附作用,因此在炭表面形成酶促中心,从而促进污染物分
解,达到再生的目的。

技术有点:对活性炭结构无损伤,且再生工艺和再生设备均比较简单,投资和运
行费用较低;
技术缺点:微生物对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降级速度慢,从而造成恢复活性炭吸附
能力的周期较长。而且微生物对活性炭吸附的污染物质具有选择性,吸附不能被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质的废活性炭,不能用该方法再生。
4. 化学法再生
对于高浓度、低沸点的有机物吸附质,应首先考虑化学法再生。
1)无机药剂再生。是指用无机酸(硫酸、盐酸)或碱(氢氧化钠)等药剂使吸附质
脱除,又称酸碱再生法。例如吸附高浓度酚的炭,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脱附的
酚以酚钠盐形式被回收。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炭也可用此法再生,这时再生药剂
使用HCl等。
2)有机溶剂再生。用苯、丙酮及甲醇等有机溶利,萃取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质。例如吸附高浓度酚的炭也可用有机溶剂再生。


技术优势:
采用药剂洗脱的化学再生法,有时可从再生液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再生操作可在
吸附塔内进行,活性炭损耗较小。
技术缺点:
再生不太彻底,微孔易堵塞,影响吸附性能的恢复率,多次再生后吸附性能明显
降低。

以上活性炭再生技术除了各自的弊端外,通常还有三点共同的缺陷:再生过程中
活性炭损失往往较大,再生后活性炭吸附能力会有明显下降,再生时产生的尾气
会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因此,人们或对传统的再生技术进行改进,或探索全新
的再生技术。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10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