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化学奖(转载)
类型:推荐
提问:Ilfruits
等级:▲▲
版块:有机化学问题(jimuwei,fpcwin1211,netpanda,yjgzfl,Ftian,)
信誉:94%
回复:3
阅读:501
时间:2005-08-15 19:52:34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摘自http://www.sciei.com/bbs/dispbbs.asp?boardID=10&ID=350&page=1

化学奖

1901 J.H.范特霍夫: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 E.H.费歇尔:合成糖类以及嘌呤诱导体
1903 S.A.阿仑尼乌斯: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 W.拉姆赛: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 A.冯·贝耶尔: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 H.莫瓦桑: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 E.毕希纳: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 E.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 W.奥斯特瓦尔德: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 O.瓦拉赫: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 M.居里:发现镭和钋
1912 V.格林尼亚: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P.萨巴蒂埃: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 A.维尔纳: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 T.W.理查兹: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 R.威尔斯泰特: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8 F.哈伯:发明固氮法
1920 W.H.能斯脱: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 F.索迪: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 F.W.阿斯顿: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 F.普雷格尔: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 R.A.席格蒙迪: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 T.斯韦德贝里: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 H.O.维兰德: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 A.温道斯: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 A.哈登,冯·奥伊勒-歇尔平: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 H.费歇尔: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 C.博施,F.贝吉乌斯: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 I.兰格缪尔: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4 H.C.尤里:发现重氢
1935 J.F.J.居里,I.J.居里: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 P.J.W.德拜: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 W.N.霍沃斯: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P.卡雷:从事类胡萝卜素类、核黄素类以及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 R.库恩: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 A.布泰南特:从事性激素的研究;L.鲁齐卡:从事萜烯、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3 G.海韦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 O.哈恩: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 A.I.魏尔塔南: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 J.B.萨姆纳:首次分离提纯了酶;J.H.诺思罗普,W.M.斯坦利: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 R.鲁宾逊: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 A.W.K.蒂塞留斯: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 W.F.吉奥克: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 O.P.H.狄尔斯,K.阿尔德: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 G.T.西博格,E.M.麦克米伦:发现超铀元素
1952 A.J.P.马丁,R.L.M.辛格: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 H.施陶丁格: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 L.C.鲍林: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 V.维格诺德: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 C.N.欣谢尔伍德,N.N.谢苗诺夫: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 A.R.托德: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酶辅酶的研究
1958 F.桑格: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 J.海洛夫斯基:提出极谱学理论并发现“极谱法”
1960 W.F.利比: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 M.卡尔文: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 M.F.佩鲁茨,J.C.肯德鲁: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 K.齐格勒,G.纳塔: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
1964 D.M.C.霍金奇: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 R.B.伍德沃德:对有机合成法作出贡献
1966 R.S.马利肯: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 R.G.W.诺里什,G.波特,M.艾根:发明了测定快速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 L.翁萨格: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 O.哈塞尔,D.H.R.巴顿: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 L.F.莱洛伊尔: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 G.赫兹伯格: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 C.B.安芬森: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 E.O.费歇尔,G.威尔金森: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 P.J.弗洛里: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 J.W.康福思: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 W.N.利普斯科姆: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 I.普里高津: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 P.D.米切尔: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 H.C.布朗,G.维蒂希: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 P.伯格: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F.桑格: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 福井谦一,R.霍夫曼: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性研究
1982 A.克卢格: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 H.陶布: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 R.B.梅里菲尔德: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 J.卡尔,H.A.豪普特曼: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 D.R.赫希巴奇,李远哲,J.C.波利亚尼: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 C.J.佩德森,D.J.克拉姆,J.M.莱恩: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 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 S.奥尔特曼,T.R.切赫: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 E.J.科里: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可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 R.R.恩斯特: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 R.A.马库斯: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
1993 K.B.穆利斯: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 G.A.欧拉: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 P.克鲁岑,M.莫利纳,F.S.罗兰: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 R.F.柯尔,H.W.克罗托因,R.E.斯莫利: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 P.B.博耶,J.E.沃克尔,J.C.斯科: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 W.科恩: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
1999 A.兹韦勒: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
2000 A.J.黑格、A.G.马克迪尔米德.和白川英树,导电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
2001 W.诺尔斯,K.夏普雷斯,野依良治:发展了能够催化互为镜像的手性分子反应的分子
回复人:天涯9,▲▲▲ (向同行学习) 时间:2005-08-15 20:29:32   编辑 1楼
bu chu


回复人:dominate08, (合成入门) 时间:2005-08-16 11:23:59   编辑 2楼
挺好


回复人:cs820319,▲▲ (高分子化学方向) 时间:2005-09-07 11:11:39   编辑 3楼
A.G.马克迪尔米德,我们都叫麦克迪尔米德.这老头我见过,挺和蔼,经常来中国.吉林大学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实验室.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6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