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二氧化氯与高锰酸酸钾的反应式
类型:求助 (悬赏分:3分)
提问:llscmary
等级:
版块:分析化学(wangsui,maqinghe,peiliang,)
信誉:82%
回复:3
阅读:1603
时间:2005-09-05 17:37:23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氯与高锰酸钾的反应是怎么样的??有谁知道反应式是么样的??
回复人:llscmary, (参与论坛日日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时间:2005-09-05 17:38:55   编辑 1楼
反应过程中溶液显绿色,有氯气的气味。


回复人:净水剂, (http://www.junjie8018.qy6.com) 时间:2005-09-22 11:33:29   编辑 2楼

二氧化氯的结构、性质、制备、质量分析......
2004-4-9

文章从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特点出发,阐述了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基础;以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为基础......


二氧化氯的结构、性质、制备、质量分析
及其在杀菌消毒中的应用
史建公1 韩大明2 史建纯3

1.北京燕化兴业技术开发公司 (北京102500)

2.秦皇岛港务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 (秦皇岛066000)

3.河北宣化化肥厂技校 (宣化075003)

摘 要
文章从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特点出发,阐述了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基础;以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为基础,讨论了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简要介绍了目前工业生产二氧化氯和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各种化学和电化学方法;对二氧化氯的分析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详细评述了二氧化氯作为工业和民用杀菌剂与其他杀菌剂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其杀菌灭藻、除臭、消毒和脱色机理。
关键词 ClO2 氧化剂 杀菌 除臭 消毒 脱色




1 前言

二氧化氯(ClO2)是氯的一种重要的氧化物,由于性质不稳定,易燃易爆,自从19世纪初期发现以后的一百多年一直难以推广应用。
20世纪中期,随着制备技术的提高,二氧化氯的应用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二氧化氯的制备和应用,目前已经大量应用到食品、医疗、卫生、工业循环水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另外,在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随之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产生了以前没有过的微生物、细菌、变异病毒等。象2003年,SARS病毒突袭我国,由此而引起消毒灭菌化学品的需求迅速扩大。然而,随着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的大量使用,其带来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的副作用也日益显现,人们迫切需要广谱灭菌且无毒副作用的新型消毒剂。由于二氧化氯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所以我国化工学会二氧化氯专家组建议卫生部应将二氧化氯作为首选消毒剂。
中国石化北京燕化兴业技术开发公司多年从事工业循环水杀菌灭澡剂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工作,开发和生产的二氧化氯、异噻唑啉酮、季铵盐等杀菌剂均取得了中国石化水处理药剂评定中心颁发的合格证,大量应用于工业水处理行业。本报告就二氧化氯的结构和性质及其稳定性,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剂的制备和应用进行评述。
2 二氧化氯的分子结构

众所周知,氯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有次氯酸、亚氯酸、氯酸和高氯酸及其盐类,其分别属于氯的氧化数为+1,+3,+5和+7的化合物,均有接受电子变为氯的最稳定的氧化数为-1的倾向,所以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类均为氧化剂或强氧化剂。二氧化氯中氯的氧化数为+4,也有接受电子转变为稳定的氧化数为-1的趋势,因此二氧化氯也是强的氧化剂,这是其具有消毒杀菌作用的本质。
无论从价键法还是从分子轨道法处理,都可以得出ClO2的电子对排布是平面三角形的。其中氯采取sp2杂化,孤电子对占据一个杂化轨道,分子形状为V形,键角117.4°,在分子中还存在一个离域π键垂直于分子平面,键长147pm。ClO2的结构如图1所示[1]。


图1 ClO2的结构

如果ClO2得到一个电子将变成ClO2-离子,即亚氯酸根离子,此时氯采取sp3,两个孤电子对占据2个杂化轨道,键角接近109.5°,键长将增大。实验测定确实如此,ClO2-中OClO键角为110.5°,Cl-O键长为156pm,ClO2-的结构如图2所示[1]。


图2 ClO2-的结构

与此同时,二氧化氯得到进一步稳定,这也是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或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固体的化学基础。因为研究表明,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或固体中,二氧化氯并不以ClO2分子形式存在,而是以更稳定的ClO2-形式存在[2]。

3 二氧化氯的性质

ClO2分子量67.5,在室温下是一种黄色或黄绿色气体,具有与氯和臭氧相似的刺激性气味,分解温度30℃,气体密度3.09kg/m3;液态ClO2呈红褐色, 液体密度1.64×103kg/m3,沸点11℃;ClO2凝固点-59℃,固态时呈橙黄色,若有结晶水,则成为水合晶体(ClO2·8H2O),呈黄色。ClO2的液体与气体极不稳定,在空气中浓度仅10%就可能发生爆炸[3~7]。
ClO2易溶于水,溶解度约为氯的5倍,在水中以纯粹的溶解气体形式存在,不易发生水解反应。其水溶液在高温与光照下,生成ClO2-和ClO3-,因此应存放在阴凉闭光处。ClO2气体受到压缩后不稳定,易爆炸,不能瓶装运输,必须临时制备[8]。然而,研究表明,将二氧化氯气体吸收在含有特殊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制成稳定的二氧化氯溶液,当浓度2%~5%时可长期储存,无爆炸危险。这也是稳定性二氧化氯得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原因。
ClO2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其氧化能力是Cl2的2.6倍[9],杀菌活性高,是环氧乙烷的1075倍,但不发生氯代反应。一般认为,ClO2在空气中浓度低于1cm3/m3时对人体无害[10]。

4 二氧化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4.1 ClO2的制备化学
ClO2的制备方法有十余种,但从宏观上可以分为化学法和电化学法,而化学法是在强酸介质中,用不同的还原剂还原氯酸盐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剂氧化亚氯酸盐而制得;电化学法则是通过直接电解亚氯酸盐或氯酸盐而制得,从本质上讲,两种方法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2 ClO2的制备方法
ClO2的制备方法很多,在文献中有大量论述,文章仅进行简单概括。
4.2.1 化学法
工业上生产ClO2的化学法主要有以氯酸纳(NaClO3)为氧化剂的R系列法和以亚氯酸纳(Na-ClO2)为还原剂的生产法[11~18]。利用化学法制备时,体系的电子活度和酸度起着重要的作用[19]。
a.Mathieson法
该法是工业上生产ClO2的最古老办法,于1940年在美国Mathieson公司首次实现工业化。该法是以SO2为还原剂,以H2SO4为介质和催化剂中还原NaClO3溶液来制备。其反应式如下:
2NaClO3+H2SO4+SO2→ClO2+2NaHSO4
该反应温度为75~90℃。生产中使用45%~47%的NaClO3溶液和75%的H2SO4,ClO2的得率可达95%~97%。但由于SO2的毒性和成本问题,该法现在已基本不用。
b.R1法
1946年加拿大的Rapson教授发明的R1法在魁北克首次实现工业化。反应如下:
3NaClO3+4SO2+3H2O→
2ClO2+Na2SO4+3H2SO4+NaCl
c.R2法
R2法也是Rapson教授发明的,该法以NaCl取代SO2为还原剂,反应得到ClO2和Cl2的混合气体, ClO2用水吸收而与Cl2分离。反应方程式为:
NaClO3+NaCl+H2SO4→
ClO2+1/2Cl2+Na2SO4+H2O
在发生器内加入含NaClO3340g/L,NaCl195g/L的混合液和98% H2SO4,于25~40℃反应。
反应过程中,从反应器和气体塔底部送入空气,将生成的ClO2和Cl2混合气体吹出并稀释至含ClO2 10%左右。
d.Solvey法
该法由美国阿莱德公司开发,其反应如下:
2NaClO3+2H2SO4+CH3OH→
2ClO2+2NaHSO4+HCHO+2H2O
随后,阿莱德公司在上述各种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相继开发了一系列R系新工艺,依照开发顺序分别称为R3,R3H,R4,R5,R6,R7和R8法。
e.R3,R3H及R4法
R3法是R2法的改进,所用原料相同,只是改进了设备和溶液的循环,并提高了ClO2溶液的浓度。此外,副产品Na2 SO4的回收工序也与R2法不同。该法产生的ClO2和Cl2的混合气体经水吸收ClO2,制成ClO2水溶液而与Cl2气分离。
R3H法与R3法的区别是部分或全部用次氯酸水溶液或无水盐酸取代NaCl,加酸是为了减少硫酸的用量和副产Na2 SO4的量。反应式如下:
NaClO3+(1-x)NaCl+xHCl+[(2-x)/2]H2SO4→
ClO2+1/2Cl2+H2O+[(2-x)/2]Na2 SO4
上式中,0≤x≤1,当x=0时,上式就成为典型的R3反应;当x=1时,则有:
NaClO3+HCl+1/2 H2SO4→
ClO2+1/2Cl2+H2O+1/2Na2 SO4
R4法旨在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变滤饼为氯化钠,并将酸循环至反应器,但经济上价值不大。
f.R5和R6法
该法又称盐酸法,欧洲普遍用此法生产ClO2,优点是不需专门的还原剂,NaClO3和盐直接反应即可。工业上最著名的R5法就是开斯丁法,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NaClO3+HCl→ClO2+1/2Cl2+NaCl+H2O
该法的优点是结晶盐为NaCl。一般地,将R5法建在氯碱厂配套使用,就称为R6法。即通过电解NaCl水溶液制得NaClO3,用盐酸作为还原剂生产ClO2。将反应后的残液(含少量NaClO3和较多NaCl)蒸发浓缩,放到电解槽中,将NaCl再电解成NaClO3而成富NaClO3的浓溶液进行循环使用,反应效率达87.5%。此法生产中无三废问题,在负压下生产,安全无污染;特别是采用锰做催化剂时,其反应效率高达97.8%。
g.R7和R8法
20世纪80年代初在北美洲,R7法首先工业化。其反应式如下:
NaClO3+HCl+1/2H2SO4→
ClO2+1/2Cl2+H2O+1/2Na2 SO4
1/2Cl2+1/2SO2+H2O→1/2H2SO4+HCl
总反应式为:
NaClO3+1/2SO2→ClO2+1/2Na2 SO4
由以上反应可以看出,R7法产生的Na2 SO4数量大大减少。
R8法是由Albright & Wilson American(原阿莱德公司)开发的,1985年实现工业化。其反应式为:
30NaClO3+20H2SO4+12CH3OH→30ClO2+
23H2O+10Na3H(SO4)2+5CH3OH+6HCOOH+CO2
副反应为:
12NaClO3+8H2SO4+6CH3OH→
6ClO2+18H2O+4Na3H(SO4)2+6CO2+3Cl2
R8法采用高酸度反应介质,加H2SO4,使反应介质酸度达到7~9.5N。主反应可以连续进行,转化率可达99%~100%,生成极少量的Cl2副产品。ClO2的产量与甲醇添加量成正比,NaClO3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约为4∶1。
h.其他氯酸盐法
近年来,又开发了以草酸(H2C2O4)为还原剂的新方法,其反应如下:
2NaClO3+2H2SO4+H2C2O4→
2ClO2+2CO2+2H2O+2NaHSO4
但未见相关工业化报道。
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发的氯酸钾(KClO3)-硫酸联阱法(N2H2·H2SO4)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ClO2。其反应式如下:
4KClO3+N2H2·H2SO4+3H2SO4→
4ClO2+N2+4KHSO4+2H2O
该法的优点是收率和纯度较高,反应温度不超过60℃;缺点是N2H2·H2SO4的价格较高,很难实现工业化。
i.NaClO2-Cl2法
其反应式如下:
2NaClO2+Cl2→2ClO2+2NaCl
这是工业化生产ClO2常用的方法,但氯气有毒,装置安全费用高。
j.NaClO2-HCl法
其反应式如下:
2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k.NaClO2-NaClO-HCl法
其反应式如下:
NaClO+HCl→NaCl+HClO
HCl+HClO+2NaClO2→2ClO2+2NaCl+H2O
4.2.2 电解法[20]
制备ClO2的电化学路线主要有亚氯酸盐的电化学氧化法。由于亚氯酸盐较昂贵,因而,对传统的氯酸盐化学还原法没有竞争力,特别是在ClO2的大规模应用上。
由上述可见,生产ClO2的方法很多,但基本都会产生副产物Cl2或以Cl2为原料,建设ClO2生产装置,几乎不可避免会造成环境问题,且投资较高,一般应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装置,而不易建设小规模装置,生产ClO2气体的企业也不适合建设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因此,近年来人们又开发了方便实用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和固体二氧化氯。
4.2.3 稳定性ClO2溶液
将二氧化氯溶解于含碳酸钠、过碳酸钠、硼酸盐、过硼酸盐的水溶液中,浓度在百分之几(一般为5%~7%)时可稳定存在,这就是所谓稳定性ClO2溶液。该溶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溶液,不易燃、不挥发、不易分解,性质稳定,能在-5~95℃下储存2年之久而不变性[21~24]。通过分析证实,在以过碳酸钠为稳定剂的溶液中,ClO2以亚氯酸根离子ClO2-存在,并处于由NaCO3-NaHCO3组成的缓冲体系中;在以过硼酸钠为稳定剂的溶液中,ClO2可能是以活性配位化合物形式存在,并处于有H3BO3-Na2B4O7组成的缓冲体系中[2,25]。
ClO2被稳定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亚氯酸盐,只有在稳定溶液中加入活化剂,使亚氯酸盐分解释放ClO2。常用的活化剂有柠檬酸等有机酸和FeCl3及AlCl3等路易斯酸[6]。
研究表明,当溶液的pH值>7时,溶液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当pH值<7时,ClO2开始释放,释放量与pH值的下降基本呈线形关系。因此,调节溶液的pH值是控制ClO2稳定的关键。
4.2.4 固体ClO2制品
所谓固体ClO2,不是固态ClO2,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缓慢释放ClO2气体的固体制品。目前,已研制出的固体ClO2制品形式多种多样,可利用载体将稳定性的ClO2液体制成胶体、膏状、片状、团块及各种形状的固体。文献[8]进行了详细评述。

5 ClO2的质量标准及其分析方法

我国于1996年和2000年制定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26]和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27]两个行业标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主要质量指标见表1;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的主要质量指标见表2。

表1 稳定性ClO2溶液的质量指标


表2 食品添加剂稳定态ClO2溶液的质量指标


两个标准均对各项质量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两个标准的pH指标均为8.2~9.2。如前所述,ClO2溶液的杀菌作用一是对pH并不敏感,使用时还需加入酸性活化剂进行活化,二是稳定性ClO2溶液的pH越高,其稳定性越好。因此,认为两个标准中将稳定性ClO2溶液的pH定为8.2~9.2缺乏说服力。这是以上两个标准的第一项不足。
事实上,这两个标准的最大不足,在于标准中没有一项指标是用于表征所测的样品是否是二氧化氯溶液,根据上述标准,用户无法知道所用产品的真实成分。因为按这两个标准中测定二氧化氯含量的方法为常用的碘量法,碘量法的依据是所测样品氧化物种的电极电势大于碘-碘离子电极电势(0.54eV),而这样的氧化物种数不胜数。
我国卫生部在其制定的二氧化氯作为民用消毒剂的分析方法中,就认为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存在着ClO3-离子、ClO2-离子、ClO2和Cl2分子等4种不同的氧化物种,采用不同的滴定方法可以分别测定4种不同氧化物种的浓度。相对于如上两个标准,该标准的科学性更强,克服了化工部行业标准的最大不足。
因此,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尽快组织本行业的专家,制订二氧化氯分析的国家标准,以克服现有行业标准的不足,结束二氧化氯生产企业没有统一评价标准的问题,为二氧化氯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规范。
正是由于ClO2溶液的组成的复杂性,尤其是至今没有人能制出ClO2的标样,所以有人认为ClO2一直是处于一个复杂的共存体系中。因此,关于ClO2溶液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十分活跃,文献[28]对此做了深入总结。

6 ClO2的氧化性及其杀菌、消毒及除臭机理

6.1 ClO2杀菌、消毒及除臭的热力学基础
如上所述,由于ClO2特殊的化学结构,所以极不稳定,是一种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其相关电对及其电极电势如下:
ClO3-+3H++2e=HClO2+H2O 1.21V
ClO2+H++e=HClO2 1.275V
Cl2+2e=2Cl- 1.3595V
2HClO+2H++2e=Cl2+2H2O 1.63V
HClO2+2H++2e=HClO+H2O 1.64V
根据能斯特方程,计算了其他相关电对的电极电势,并写出了在酸性条件下,与ClO2相关的氯元素的电势图:



在碱性条件下,ClO2相关电子对及其电极电势如下:
ClO3- +H2O+2e=ClO2-+2OH- 0.33V
ClO2-+H2O+2e=ClO-+2OH- 0.66V
ClO-+H2O+2e=Cl-+2OH 0.89V
ClO2+e=ClO2- 1.16V
同上,可以得到氯元素在碱性条件下与ClO2相关的电势图:



由氯元素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的电势图可以看出,无论ClO2在酸性介质还是在碱性介质中以何种形式存在,从热力学上看,都有得到电子变为稳定的氯离子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很大,也就是说,氧化性较强。这是ClO2的杀菌、消毒及除臭作用受介质pH值影响较小的热力学基础。
6.2 杀菌机理
由于ClO2分子中存在着2个未成对的活泼自由电子,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微生物蛋白质半光氨酸的SH(巯基)发生反应,使以SH基为活性点的酶钝化,ClO2不需要载体蛋白(渗透酶)运输,就可以透过微生物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所以杀菌性极强,并对pH值不敏感[29]。
ClO2的杀菌持续时间长,温度升高,杀菌能力增强,不仅能杀死细菌,而且能分解残留的细胞结构,并具有杀孢子和杀病毒的作用[30]。ClO2能有效杀灭细菌,但对动植物肌体却不产生毒效。原因在于细菌是原核细胞生物,绝大多数酶系统分布于细胞膜表面,易受攻击;而动物及人是真核细胞生物,酶系统深入到细胞里面,不易受到攻击[31]。
6.3 控制藻类机理
ClO2可以有效地控制藻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异味,并能控制产生异味的防线菌。其原因是由于其对叶绿素的吡咯环有一定的亲和性,与之反应,生成无臭无味的产物,ClO2氧化叶绿素,植物的新陈代谢终止,使得蛋白质的合成中断。此外,藻类中产生气味的组织经处理后也无臭无味[32]。
6.4 消毒机理
ClO2的氧化性可将有毒物转化为无毒物。常见有毒物转化方式如下:
S2-→SO42-,CN-→CO2+N2,-NH2→N2+H2O,苯酚→对苯醌[33]。
6.5 除臭机理
恶臭气味主要来自硫醇、硫醚、其他无机硫化物以及胺类等物质(含H2S,-SH,-S-,-NH2等集团)。ClO2能与这些物质发生脱水反应,使其迅速氧化为其他物质[34];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也能破坏已形成的乙烯,延缓腐烂。
6.6 脱色机理
ClO2能将染料中的发色集团和助色集团氧化破坏,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7 ClO2杀菌特性及其在杀菌消毒中的应用

大量研究表明,ClO2与其他含氯消毒剂尤其是与氯气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用量少,作用快,持续时间长
ClO2溶于水后,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cm3时,0.5mg/L的ClO2作用5min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厌氧菌,杀菌率维持4h不变;而0.5mg/L的氯气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只有当加入1.0mg/L的氯气时才能杀死99%的厌氧菌。又如,在pH=8.6,活菌数达7.1×106个/cm3的实验用水中投加0.5×10-6(ppm) ClO2,作用时间在12h以内,对厌氧菌的杀菌率保持在99%以上[35]。
在一般情况下,0.2~0.25mg/L的ClO2可在5~15min内杀灭肝炎病毒、性病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脑髓炎病毒等;此外,对水中的藻类、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去除效果极佳[15]。表3是ClO2杀灭微生物的定量消毒指标[36]。

表3 杀灭微生物的定量消毒指标


田颖等人[37]以ClO2在我国某水厂进行杀菌实验,发现投加0.4mg/L ClO2和投加1.0mg/LCl2的消毒效果相当,水质均可达到国家饮水水质标准。
b.对环境的pH不敏感
ClO2的杀菌率基本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而在碱性条件下,氯大部分以杀菌较差的次氯酸根(ClO-)存在。例如,在pH=6~7时,0.25×10-6(ppm)的ClO2于1min之内将浓度为1.5×104个/mL胞体的肠杆菌杀死99%以上。当pH较高时,ClO2的杀菌效果也优于氯气。尤其在污水中,2×10-6(ppm)的ClO2在0.5min之内就能100%地杀死大肠杆菌,而氯气在5min之内才能杀死90%。ClO2对绿脓杆菌也有同样的杀灭效果[38]。
根据报道,ClO-的杀菌效果是次氯酸的5%~10%。这是因为ClO-离子带负电,难于扩散到细菌表面。当pH值<5时,ClO-离子100%以HOCl的形式存在,而当pH值>9.5时, ClO-为100%,水中没有HOCl[39],所以杀菌效果大幅下降,这就是Cl2在pH值较高时杀菌效果较差的原因。
因此,二氧化氯被大量用于饮用水、游泳池、医院污水、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处理。由于其不象氯气那样遇氨会生成氯胺(NH2Cl,NHCl2或NCl3,氯胺的生成会造成菌藻大量繁殖),所以特别适合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的杀菌。
c.属于安全消毒剂
由于ClO2无致癌、致畸形和致突变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26]。而氯气在水中与腐殖质等有机物通过氧化和取代反应进入有机分子形成氯仿或三卤甲烷(THMS)等有机氯化物,这些氯化物中的部分物质如THMS的致癌性逐渐被认识。如美国国家癌病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从加氯的自来水中检出THMS等22种致癌或可疑致癌物质;清华大学1989年从加氯的自来水中发现2种强致突变物。为此,人们对加氯自来水中的有机氯化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39]。
ClO2是强氧化剂,不是氯化剂,特别适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表明[40],276.5mg/L的ClO2水溶液、200mg/L的NaClO2和NaClO3水溶液及总浓度为553mg/L的ClO2混合水溶液均为实际无毒水溶液;276.5mg/L的ClO2水溶液、200mg/L的NaClO2和NaClO3水溶液也是无明显蓄积毒性的水溶液;经过90d喂养,ClO2混合水溶液(ClO2及ClO2-和ClO3-的总浓度为553mg/L,ClO2及ClO2-和ClO3-浓度分别为276.5mg/L,165.9mg/L,110.6mg/L),对实验大鼠所进行的系列检测均没有发现任何毒性损害作用。
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对ClO2进行的小白鼠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LD50为8600mg/L,属微毒性物质。另外,还进行了致突变性实验(微核实验),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其微核实验阴性,不引起染色体畸变作用,蓄积性实验结果小白鼠蓄积系数大于5,属弱蓄积性。符合Q/BEH008—92标准和《食品用化工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15]。
因此,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甲鱼养殖、海洋馆预防海洋动物疾病、控制家禽躯体微生物生长以及海洋生物的冷藏保鲜等。



回复人:llscmary, (参与论坛日日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时间:2005-09-23 14:19:04   编辑 3楼
接受答案了。


得分人:净水剂-3,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11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