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有谁知道电化学方法制备二维纳米的文献
类型:求助 (悬赏分:3分)
提问:susan
等级:
版块:纳米科技(yunshiyu,zjb771019,)
信誉:100%
回复:4
阅读:944
时间:2005-01-07 15:37:39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什么是二维纳米,电化学法又怎么制备和如何表征
回复人:bigfoot, (高分子合成) 时间:2005-01-07 16:21:51   编辑 1楼
纳米材料按其结构可分为四类:晶粒尺寸至少在一个方向上有几个纳米范围
内的称三维纳米材料;具有层状结构的称为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纤维结构的
称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原子簇和原子束结构的称零维纳米材料.


依据电结晶理论及晶核形成概率W与过电位h K关系公式W=Bexp(- b/h K2),过电位h K越大,晶核形成概率及晶核形成数目就越多,镀层越致密。因此,当合适的电解液组成和电解规范如电解液pH、阴极极化等确定之后,采用特殊电源(如脉冲电源)以提高电解过电位,可获得致密、纯度高、厚度均匀的镀层。由镀层厚度计算公式d = (DKth c / 103g )可知,在其它条件确定以后,严格控制电解规范DK,t,可以获得几十到几百纳米的金属镀层。这就是电化学制备的一个例子。
摘自 高福全 杨文茂论文


回复人:bigfoot, (高分子合成) 时间:2005-01-08 12:21:01   编辑 2楼
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

高福全 杨文茂

从电化学角度探索制备金属纳米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水溶液电解法制备金属纳米材料)和探讨纳米材料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依据电结晶理论及晶核形成概率W与过电位h K关系公式W=Bexp(- b/h K2),过电位h K越大,晶核形成概率及晶核形成数目就越多,镀层越致密。因此,当合适的电解液组成和电解规范如电解液pH、阴极极化等确定之后,采用特殊电源(如脉冲电源)以提高电解过电位,可获得致密、纯度高、厚度均匀的镀层。由镀层厚度计算公式d = (DKth c / 103g )可知,在其它条件确定以后,严格控制电解规范DK,t,可以获得几十到几百纳米的金属镀层。从纳米材料的制备角度出发,通过以下方式控制晶格的生成有利于镀层的剥离:基体表面平整,减少晶格缺陷;钝化基体表面,屏蔽基体晶格缺陷的作用,减小晶格与基体间的范德华力,降低镀层附着力。剥离镀层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机械剥离,但要求镀层附着力极低,易影响镀层纯度,且劳动强度大;其它剥离方式有超声波振动(基体采用薄壁板)、骤冷热等,或者几种剥离方式综合应用。对剥离得到的金属箔,进行粉碎、研磨,可得到纳米级厚度、微米级粒径的一维纳米片状金属粉体。采用高能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球磨条件,对片状金属粉体进一步的研磨,可获得三维纳米金属粉。在整个制备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纳米材料的防氧化、高纯度和有效分散等问题。

纳米材料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可分为纳米功能涂料、纳米结构涂料和纳米复合镀覆。纳米功能涂料是指因纳米材料的引入使涂料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如抗老化、抗菌性、导电和隐身等。纳米结构涂料,是指使涂料细度达到纳米量级的涂料。Dacromet技术和 Swandowell GZH技术是两种典型的纳米结构涂料。前者涂层性质与镀锌层相似,可为钢铁基体提供牺牲阳极性保护,结构类似于富锌漆,以铬的化合物为片状锌粉和铝粉(微米级)之间的粘接剂,其涂装过程与热固性涂料类似。该技术有污染小、耐蚀性高(8m m涂层耐盐雾试验1000h)和无氢脆等优点。后者技术属于水系磷酸盐涂层技术,自身兼备了屏蔽、阳极保护和缓蚀三大作用。涂层在盐雾试验中10128h涂层完好。

该技术采用的锌粉、铝粉均为普通粉体,粒度大,导致其三大作用必须采用厚的涂层(50~60m m厚)来解决。如果用纳米级片状锌粉、铝粉替代普通锌、铝粉应用于这两个技术,不但可以保持其原有的特点而大幅度降低涂层厚度,从而提高涂层的尺寸精度,而且由于片状锌粉的细度降低,涂层的封闭性提高,致使其耐蚀性得以极大的提高,进而扩大该技术的应用领域。现在的复合镀技术所采用的粉体均为普通粉体,在获得某种功能的同时,因粉体的粒度大,造成镀层屏蔽性降低,从而使镀层耐蚀性降低。而采用纳米金属粉,可使粉体完全包覆于镀层中,避免了普通粉体的副作用,且镀层表面光洁细腻;对纳米复合镀层进行热处理,使金属纳米粉体与镀层金属共熔,得到相应的合金镀层,以替代现行的合金电镀技术,可简化镀液的维护。
网址:http://www.caep.cetin.net.cn/kjnb/nb/qw2002/catalog8/8-30.htm




回复人:admin, (论坛管理员-欢迎大家访问化学化工论坛) 时间:2005-01-08 14:01:55   编辑 3楼
接受答案了。


回复人:asjxcn,▲▲▲ () 时间:2005-02-04 23:55:48   编辑 4楼
二维纳米材料即我们常讲的纳米膜材,制备方法很多,根据材料的性质、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制备方法,电化学(电沉积)方法是其中一种,中外文献不少,如中科院戴元松等人就曾使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纯、致密的TiO2纳米膜;顾宁等人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还有很多,你可自行检索。
电化学(电沉积)法工艺简单,但影响因素却相当复杂,膜材料性能不仅取决于电流、电压、温度、溶剂、溶液的PH值及其浓度,还受到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极的表面状态等因素影响,要制备出理想的、复杂组成或高精度掺杂的纳米膜材较为困难。此外,该方法对于基体表面上晶核的生成和生长速度不能控制,制得的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多为多晶态或非晶态,性能不佳。



得分人:bigfoot-1,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5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