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各类格氏试剂

问题:四大因素扼杀了中国人创造力
类型:交流
提问:xuewuhen70
等级:
版块:灌水乐园(goldjohn,沧海一声笑,)
信誉:60%
回复:1
阅读:199
时间:2005-09-23 08:46:56  编辑    加入/取消收藏    订制/取消短消息    举报该贴    

思维标准化 知识无活力化 发散思维发展受阻 创新认知非凡化———
  
  月亮是灯吗?

  一天夜里,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儿子到外边散步,儿子忽然指着天空中的明月问:“那是灯吗?”父亲机械地回答说:“那不是灯,是月亮。”但儿子还是坚称月亮就是灯,父亲开始觉得儿子很愚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儿子没说错,因为月亮确实有照明的功能。而在中文当中,“明”字就是日、月相加!

  这位思前想后才发现月亮与灯联系的父亲就是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岳晓东。按他的话说,在儿子面前,他才是“愚蠢的父亲”。但这件小事却引发他去思考中国人缺乏创造力的根源。

  中国人较西方人缺乏创造力,这不仅是多年来学术研究的结论,也一向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曾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在唐宋时代就已领先西方,却在明清时代落后下来。

  对此,人们一向认为这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或是小农经济的局限。但岳晓东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思考后提出,中国人创造力不足更多是当今教学方法的僵化与知识运用的不足所造成。在他看来,有四大因素制约了中国人创造力的发展。

  “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

  ———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

  “思维标准化是扼杀中国人创新思维的首要因素。”岳晓东博士指出,“它突出表现为:思维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而这一切都可谓时下之‘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后果。”

  例如,1998年某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对此该省上万名家庭健全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所以,“再没有比高考更加助长人的思维标准化了”,岳晓东博士认为,“所有的知识获取都应是‘进行时态的’,而非是‘完成时态的’,可高考的训练过程却让人把所有的知识都当成完成时态,促使孩子在学习中,只在乎‘什么是标准答案’,不在乎‘知识是怎样获取的’。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越来越趋同,想象力越来越枯萎,满脑子装的尽是标准答案。由此,知识传授的僵化成了思维标准化的罪魁祸首。而没了想象力与问题意识,哪里来的知识的更新与进步?所以“纵使出于公平考虑,‘应试教育’不可替代,教师们也当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的知识增长不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到头来,知识是无穷的,真理是相对的,学了知识是为了发展真理,而非加以迷信。”

  深入了解西方教育后,岳博士发现,西方教育与我们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例如,中国人讲辛亥革命,必然是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到头来要求学生像流水账一样记下这一切;而美国人讲独立战争,就会要求学生做小组研究,探讨其发生或不发生的原因,到头来连独立战争是否会发生都是一个问题。

  “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思维标准化的产品,”岳博士话锋一转说:“我之所以不能把月亮当灯看,就是因为我对月亮的理解是高度学术化与文学化的: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1/50,月亮上还住了一位怨女叫嫦娥,李商隐曾诗曰‘嫦娥应悔有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是典型的成年思维,缺乏孩子的直觉视野。”由此,岳博士时常把儿子当作自己最好的创造力导师。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步发展,才能使人既有知识基础,又有创新能力。可惜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中,聚合思维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发散思维为代价的。换言之,一个人在入学后,随着他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他的想象力也在日益下降。这种情况到了高中阶段可谓达致登峰造极!它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省事怎么做,对世间万物形成了大量的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现在中国学生的思维训练中缺乏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互补,无法使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岳博士在香港城市大学开设了一门创新与问题解决的课,在课上,他时常与学生做发散思维的活动,如回答《脑筋急转弯》中的问题,发现杯子的100种用途等,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问题意识的能力,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的欢迎。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岳博士认为,爱因斯坦的成功就在于他的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同步发展,互为补充,而非像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那样相互排斥,互为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表现是创造力的最大表现,也是个人成功的最大表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伯格

  岳晓东博士认为,“创造力认知非凡化”也是阻碍中国人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对创造力的认识一向受到“非凡论”观点的影响,即将创造力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明联系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

  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只有哥白尼发现日地运转规律,创立日心说;巴斯德发现狂犬病疫苗;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律,创立进化论这样的发现才能算得上创造性。

  “如果这样看创造力,我们普通人这辈子永远也出不了头,因为我们几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人的水准。”岳晓东说。

  对此,他指出,我们要走出创造力认知的“非凡论”的误区,大力倡导“平凡论”观点,将创造力与日常生活的革新变化结合起来,把创造力当作是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不断加以开发和利用。其实,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每年春节前后,香港的中餐馆都会上一道菜,叫作‘金银满地’。它其实就是炒鸡蛋,其中蛋黄为金,蛋白为银,图个吉利,突出表现了生活创造力!”岳博士还举了郑和的例子,他率领万人舰队七下西洋,这可谓他非凡创造力的表现。但人们有所不知的是,郑和根据在航海中的风向,储水的竹筒,船员的铜钱等发明了麻将,这虽是平凡创造力的表现,却对中华民族贡献突出!

  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摆脱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通过教育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发现平凡创造力的种种表现。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岳晓东,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博士,现执教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荩他山之石专家四点建议帮你提高创新能力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传统下,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呢?岳晓东博士首先提出,要对创造力的含义有全新的理解。

  对此,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创造力就是把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再把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起来。”在他看来,爱迪生的发明大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而找出杯子的100种用途恰是创造性的直接表现。
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 董毅然
回复人:asjxcn,▲▲▲ () 时间:2005-09-23 22:16:43   编辑 1楼
根源是什么?我想很多人是心知肚明,作者也不必讳莫如深了。




问题讨论没有结束...
您尚未进入本论坛,登录之后才可以回贴
用户名:密码:    游客  新用户免费注册
7msec



版权所有 中国化学化工论坛 
可转载本站文章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本站法律顾问 方利律师  
www.ccebbs.com E-Mail:ccebbs00@126.com
Chinese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BS